第118章 第二个五年计划-《废土开发日记》
第(2/3)页
曹大元露出有些为难的神色:“董事长,我没干过这活儿啊,感觉很复杂。”
“一点不复杂。”
周异告诉他:“记得你带着人去沙港那边发传单,然后将拾荒匠带过来吗?就是这么回事。你要做的,就是把我们的人带出去,再带回来,如果还能找到外面的人才挖过来,那就更好了。”
曹大元诶了一声:“那您这么一说我就懂了。没别的,您放心,绝对做好这事。”
“还有,老曹,经费不要抠搜。出门在外,有时候得破财免灾,能少很多麻烦。”
周异提醒道:“缺钱来找我,我给。”
“成!”
曹大元咧嘴笑道:“您只要给经费,这事我绝对办得妥妥的。”
教育方面,倒是没有合适的人来领头。
周异决定先自己亲自来干着。
他想了想:“教育方面,蘑菇林那边已经试点了一段时间。钻石老师做得很好,就按照它摸索出的方式,先建立蘑菇林小学。让公司员工子女,所有7岁及以上适龄儿童都过去学习,这是义务教育,教育经费由公司报销。”
参会的机电教师钻石发言:“董事长,当前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目前就只有我和孙重来。”
“如果全面开放,按照公司4000名员工体量,适龄员工子女至少有200名。蘑菇林人手实捉襟见肘,急需增加教师数量。”
“为了维持较好的教学效果,老师学生比最低不能低于1:25,至少需要8名教师,此外还有场地和设备也需要提升。”
周异点点头。
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关于招聘教师方面,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
众人对此倒是说不出个所以然。
教育在各城市都属于昂贵的稀缺资源。
千粟第一个发话:“董事长,百校高原那边有很多教师,不如我们从那边招人?”
老工程师刘福生却摇头:“不能全从那边来。百校高原的确有不少职业教师,不过那边也有一个问题,他们会要求一切按照百校高原的规矩来,也就是全盘照搬。”
“工匠公所之前试过,招募那边的教师培养年轻学徒,但结果并不好。”
“至少在工匠方面,百校高原那边只重视理论,实践很差,在试题测试上很强。参与实际制造和打磨时,就不太行了。”
周异心想。
教培是这样的,衡量标准就是分数。
要搞高质量教育可不容易。
龚正神色犹豫,不过最终还是发言道:“董事长,我是方士学徒出生。方士会的培养方式,其实有可取之处。”
“10岁就能成为学徒,会在很早时候就加入方士的具体事务,虽然做的都是打杂、抄写和一部分简单实验步骤,但对学徒理解很多知识有着很大帮助。”
“方士的教育方式,我认为可以参考。”
教师钻石也说:“不错。我们这边也在一边教授知识,一边尝试让学生们进入实际生产,去参与到具体事务中去检验和实验。”
周异在笔记本上记下。
在这废土时代,10岁小孩就被认为是劳动力了,得边学边上手。
红隼说:“教育是一个专业度很高的行业,如果没有相关经验,会走入很多的错路和误区。试错成本非常高昂,会影响许多年幼的孩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