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姓李,李向阳,是小梁村的。"李向阳主动报上家门,"谁家还没个急事,我这一看您就是有学问的,绝对做不出欠债不还的事。未来您有钱了来村里找我。" 中年人定定地看了李向阳一会儿,忽然露出一个笑容:"好后生,你这份心意,我记下了。" 接下来的讨价还价中,老周给出了一个不错的价钱。 等钱货两讫,李向阳立刻将十块钱递给中年人。 "这太多了。"中年人连忙推辞。 "您拿着吧。"李向阳坚持道,"我相信您一定用得着。" 中年人沉默片刻,郑重地接过钱:"这是一笔人情债,我王景云记下了。日后必当奉还。" 临走前,他深深看了李向阳一眼:"后生,你很不简单。" 看着中年人远去的背影,李向阳若有所思。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许多如同王景云这样的人物,暂时都活的非常艰难。 但日后,他们都成为了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 "小兄弟,你这是......"老周有些不解地问道。 "直觉。"李向阳笑笑,"就觉得应该帮他。" 有些人暂时失意,但终究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而善意的种子,总会在未来开出美丽的花朵。 "哥,那可是整整十块钱啊,你就这么借给陌生人了?要是他真不还……" 从收皮坊出来,李小花心疼的问道。 李向阳轻轻摸了摸妹妹的头。 妹妹还小,不懂这些。 但这正是教育她的好时机。 "小花,哥哥问你,"他蹲下身,平视着妹妹的眼睛。 "如果哪一天你生病了,需要去很远的地方看病。可是哥哥和娘手上一分钱都没有,到处求人都碰了钉子。你说,那个时候,你希不希望有人能帮帮咱们?" 李小花愣住了。 她回想起刚才那位叔叔眼中的焦急和无助,似乎明白了什么。 "那个叔叔的女儿,跟你应该差不多大。"李向阳继续说道,"你看,咱们现在虽然不富裕,但至少还能吃上热乎饭。可人家孩子正在受苦,或许还有生命危险,你说是不是有能力的话,最好帮一把?" "嗯。"李小花重重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着泪光,"哥,你做得对。" 李母在一旁听着,眼眶也红了。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不仅手艺长进了,心也越发温柔了。 "傻丫头,"李向阳笑着擦去妹妹眼角的泪水,"记住,量力而行的帮人,哪怕最后真的亏了,也是行善积德的事。以后你也这样,知道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