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长官部出来,张楚踌躇满志。 李长官还是非常希望打赢这一仗的。对局势的估计,也比较现实。 那位白长官,外号小诸葛,确实是有小聪明。 这个家伙的反应非常敏锐。 战场上的每个细节变化,他都能及时的发现。 战场其实很大。 从南部的长江沿岸,到淮河流域,再到运河两岸,到泰安以南。 参战部队非常多。各派系的部队都有。 军心也不是很稳定。 尤其是韩复渠被枪决以后,他麾下的部队就比较混乱。 “有问题。” 白长官皱眉。 李长官神色不动。静听下文。 “日寇的108、109师团,都是机动兵力。他们可能会南下。” “两个师团一起?” “不对!” “哪里?” “阪垣师团也可能南下。” “阪垣征四郎?” 李长官皱眉。 这个阪垣征四郎,最近非常活跃。 他指挥的日寇第五师团,一路从北向南,杀入晋省,几乎是如入无人之境。 可见,这个第五师团的战斗力,是非常强大的。 如果它忽然间到来…… “还有日寇十四师团。” “土肥圆贤二?” “对!他和阪垣征四郎、矶谷廉介,都是中国通。他们之前,都在中国从事特务活动,对我们中国的国情非常了解。” “哦。” 白长官十分慎重。 李长官不置可否。 张楚装作没听到。 大佬们在商讨,他一个小萌新,乖乖听话就行。 不过,白长官分析的没错。 日寇这三个师团长,的确全部都是中国通。 有两个还是大特务头子。一直在中国秘密从事特务活动,收集了很多情报。 几乎可以这么说,在开战之初,咱们中国,是没有任何秘密的。 国民革命军的所有一切,日寇全部都知道。甚至,可能知道的比军政会自己还清楚。 日寇的情报工作是非常扎实的。 国民革命军每个师级以上的军官,都有专门的资料。 也就是李云龙那样的,半路出家的,日寇才摸不清。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日寇什么都知道,开战之初,自然是势如破竹。 “照样打!” 李长官沉吟片刻,做出决断。 没什么霸气。很平静。但是既然决定了,就轻易不会更改。 “那就必须将第七军调来。” “调不来。老蒋不会放人。” “调李品仙。” “也调不动。” “调韩德勤。” “来了更麻烦。” “那……” 白长官皱眉。 他其实非常希望将心腹第七军调来。它是桂系的头号主力。 只要第七军在,桂系打仗,就有底气。 然而,李长官的话,清楚的表明一个事实,就是第七军调不动。 老蒋不会将第七军调来给他们。 可以调其他兵力。但是绝对不能将第七军调过来。 况且,第七军目前还在大别山。时间上也来不及。 张楚很想说,你们还可以调滇军啊,或者新四军也行。无论是滇军,还是新四军,都很能打。 将新四军调过来,刚好可以给新四军独立发展的机会。 但是后来想想。恐怕老蒋不会同意。 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太多了。 最终,两人决定,还是想办法将张自忠、庞炳勋、孙连仲、孙震、孙桐萱等人的全部兵力调来。这样就能凑足五个集团军,大约二十五万人。 “张老板,你能提供多少武器弹药?” “武器不多。但是弹药管够。” “你说管够?” “对!” 张楚点点头。 武器需要消耗的资金比较多。他必须谨慎一点。但是弹药就没问题了。敞开供应。 “我们有二十五万人。” “五十万人都可以。” “伱好大的口气。” “你们说吧。需要多少弹药。” “七九子弹一亿发。七五山炮弹一万发。六零迫炮弹三万发。你有吗?” “有!” 张楚毫不犹豫的回应。 还以为你们需要多少呢?原来就是一亿发子弹。几万发炮弹而已。 “啊……” 白长官情不自禁的倒吸一口冷气。 他感觉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 同时又深深怀疑。 回答的这么轻巧,你是蒙谁呢? “先将子弹送来!” “眼见为实。” 白长官外号小诸葛,可不是那么容易蒙骗的。 在没看到实物之前,说啥都是不可能相信的。 “马上!” 张楚点点头。立刻安排运输。 一亿发子弹很多吗? 确实非常多。 按照一颗子弹重量大约20克计算,就是足足两千吨。 咦? 好像也不是很多…… 好吧,子弹的重量和炮弹相比差远了。 一发150毫米炮弹,重量40多公斤,相当于两千发子弹了。一亿发子弹,也就是相当于五万发150毫米炮弹而已。 当然,送货的车队还是非常壮观的。十吨车足足两百辆。 它们浩浩荡荡的出现。 “小心日寇飞机!” “防空!” “防空!” 白长官立刻紧张起来。 那么多的汽车,如果被日寇飞机发现,后果不得了。 车队运输的,可是足足一亿发子弹啊!足够五个集团军,二十五万人使用。这可是关系到整个战场的胜负。 张楚十分淡定。 日寇飞机?来了更好。 他的飞弩系列单兵防空导弹也很久没出手了。 气氛紧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