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临杭居然下雨了。 不是跟月初那般的大雨暴雨,而是带着点秋季特有的清冷气息的小雨,淅淅沥沥,又带着寒意。 雨对人的影响倒是不大,甚至半个小时以内的外出都不用打伞,戴顶帽子就好了,就是风一阵一阵,刮得人有点不舒服。 江成和夏成蹊都穿上了外套,共撑着一把大伞,走在西湖的边上。 今天的游人没有昨天多,但也只是少了一点,不少人打着伞,也有人只是把外套的兜帽套到头上。 这次两人从庄园出来后,是直接往东走,再绕着湖北行,第一个停驻的地方是长桥,在这个位置可以直接看到两人入住的庄园,也就是雷峰塔下郁郁丛丛中那一排带着古典气息的小楼小屋。 这里的人虽不及断桥多,但也不少,毕竟是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嘛,又是观望雷峰塔拍摄雷峰塔的好位置,即使有雨,人也络绎不绝。 只是这桥实在太短,不过沿湖短短一截,倒是长桥公园的西湖边上,新修的两孔双投桥还更长一些。 不管是长桥之上,还是新修的双投桥之上,都有人聊一些故老相传的故事。 梁祝十八相送知道的人多一点,双投桥纪念的陶师儿和王宣教则少一点。 微雨的天气,撑伞走在桥上,看着雨丝落水入中,泛起道道涟漪,看着雨滴打湿石板,洇出重重湿意,再听着那些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叫人心里不免多出些感叹和愁绪。 夏成蹊问江成:“你说祝英台和花木兰是怎么做到的,居然可以长年累月的女扮男装还不被发现。” 江成道:“这个我熟啊,强行降智啊。” “你们家还真是一脉相承啊。”夏成蹊鄙视。 “不能计较那么多,需要相应的抛弃一些理智,这样才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江成也不替自己这个行业辩解,只是给出一个小小的建议。 太带脑子,就太过理性,可越是理性,就越是影响情绪的调动,情绪调动不起来,那所谓的故事也不过是干巴巴的流水帐而已。 就像梁祝,人家听完之后,感动的稀里哗啦,夏成蹊倒好,疑惑为什么同窗三年梁山泊却没有发现祝英台是女儿身…… 所谓的感人的爱情故事,她根本一点感觉都没有,相反还觉得处处透着一种虚假。 其实这东西就跟系统一样,一 旦接受了这个设定,故事立刻就好看起来,直接无脑爽就完事了,可要是不接受,那就怎么看怎么难受,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对故事产生认同感。 作者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读者,你就,你带什么脑子啊,我都不带脑子写了,你还带脑子看,这不是不给面子么? 事实也证明,合理党是最难伺候的,这也是大多数作者都开始写系统文的原因,一是市场认可,二是光是这个类型就能筛掉一大批极端合理党,剩下的读者就比较好伺候了,能不能赚到钱不说,至少码字的时候不用那么费脑子,还能免去极端合理党的读者挑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