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是也不是,还是要看《奇葩说》的平均收视率?” 方羽喝了一口茶水,兴致乏乏地‘哦’了一声。 惹得魏果眼皮子直跳,这是对八千万冠名费还不满意吗? “保底是1200万,还需要完成收视率对赌。八千万冠名费的话。需要完成对赌目标,不过难度不大。 魏果仔细盯着他,不错过他脸上的任何表情。 方羽脸上一股子轻描淡写,丝毫不放在心上的劲儿。 “还有一个好消息,不知道有没有在你的意料之内呢?” “什么消息?”方羽顺着他的话问道。 “《奇葩说》的辩手已经海选完成了,可以准备正式拍摄了。“ 方羽淡定地‘哦’了一声。 “我知道了!准备节目现场拍摄吧” ………… 摄影棚也终于按照方羽要求,完成了艳丽的色彩和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图案,“孟菲斯风格”的舞台风格。 各种摄像机也都准备齐全。 在方羽的一声令下,《奇葩说》第一季第一集正式开拍! 节目拍摄前,方羽还是带领剧组举办了开机仪式。随后,方羽就带着摄影团队赶赴摄影棚——开始录制《奇葩说》的海选内容。 这些通过《奇葩说》面试的选手,都是方羽让选角导演们废了大力气选拔的。 选角导演从“海陆空”全方面的手段去寻找合适的选手: 「海」是海外选手以及成名的辩手们; 「陆」是各大艺术院校的学生们; 「空」是线上海搜,试图挖掘隐藏在民间的奇葩们。 每个城市都会有专门的选拔人员。 人员配置一般是一两个摄影师,加两三位选角导演。 现场,有人负责选人,有人负责与选手外联沟通,他们会共同判断选手是否具备明星潜质,但选拔结果不会当时讨论,而是会进行视频录制,然后传回电视台由导演组集体讨论决定。 选角开始,选角导演们奔走在城市里最可能出现奇葩的地方,寻找自己第一眼就觉得的素人奇葩。 前期《奇葩说》选人到底看什么? 才华和颜值是必备项,个人气质特别和性格好是加分项。 《奇葩说》海选通过的要素:除了辩论技巧和语言表达,选手还需要的一个特质——鲜明的形象。 在方羽看来《奇葩说》不应该单纯的,是一个“撕逼”的娱乐节目,更应该是一个“能输出的节目”,能给观众在节目外带来一些思考的节目。 但表达不是说教,节目既然叫带着“奇葩说”,那就要对得起这个名字,又要和普通观众接轨。 节目如何能够让观众在轻松诙谐的氛围中,接受选手观点输出,才是方羽需要考虑的。 这就需要“奇葩们”的个人魅力,在舞台上最大程度地展现出来。不管是直言不讳、嘴贱傲娇、时男时女……还是讲话大气、气场强势、性格直爽。只要足够闪光,方羽都可以接受。 拍摄团队开始忙着给三位导师,安装收音麦克风,然后录制节目开场白。便给让观众感受到节目氛围感,以及更好的代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