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柳慧宁来薛家-《农门女猎户种田发家史》


    第(2/3)页

    男方叫张兴原,是邻镇新林镇五羊村村人,年二十一,比薛琳静小两岁,是家中老大,底下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人比较憨厚老实,还念过两年书,条件也不错。

    这不前两天,大姐二姐相亲相了几个月,家里终于给大姐定下了一门亲事,如今已经过了礼,成亲的日子就订在下月十二,还有十五日的时间。

    如此一看,整个薛家,虽然多了两个人,却比之前和谐了不少,唯一不和谐的大概也就是固执己见的薛老头一个,不过久而久之,薛家人也都习惯了。

    可如今正逢与番邦作战,这批征丁名单里的男子入了伍可都是要被拉到前线打仗去的。

    张家要的聘礼也不多,堪堪十两银子。

    前头说了,这入赘男子的聘礼可与女子嫁人不同,通常来讲,普通些的女子聘礼也就几两银子,而入赘的,一般没有十两起步的话,就很难说道个稍好些的。

    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可把张家给愁坏了。

    那为何张家如此着急呢?跟别家嫁姑娘似的,生怕她嫁不出去,找着一门亲事就上赶着把人嫁了。

    话说从薛伯卿去世到如今,算算日子,也差不多过去五个多月。

    按理说这人条件又好又是长子,不太可能会愿意出赘吧?一般条件稍好些的人家决然不会让资质不错的儿子赘到别人家去。

    一开始还想使些银子让自家从征丁名单里除去,可惜最后没使成。

    在张家兵荒马乱之际,正巧听闻隔壁镇的赵家村有人要招赘,要求条件还不低,这倒是给他们提供了新想法。

    对啊,他们还有让儿子入赘他家这一条路呢。

    但是该选哪个儿子出赘呢?毕竟俩儿子都已经到了成亲的年纪,哪个都舍不得赘出去。

    原来,这张家有位亲友在衙门里当差,在征丁名单里看到了张家的名字,提前给他们通了气儿。

    而且张家貌似还挺急,就跟上赶着入赘似的,从初次说亲到定下亲事,前后也就十来天。

    这几乎可以说就是去送死的事,张家自然是舍了哪个儿子都心疼。

    再说这薛家,既然要求高,想必自身条件也不差,否则哪来的钱招赘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