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抢着教是什么鬼?-《医生从开挂开始》


    第(2/3)页

    陆成当然是把它们小心地填在了秦霜独有的原始数据记录的本子上,然后仔细地核查了之后,才把本子小心地关上。

    把桌面以及各种器械清理好,该扔掉的平板扔掉,该做清洗的清洗掉。

    这么一般后,又是足足过了一个小时,陆成才从操作室走出去,然后准备把原始记录表交给秦霜。

    这个原始记录,是陆成做的,虽然他记载在了秦霜的笔记本上,但是最后秦霜是否采纳,那又是秦霜自己决定的事情了。

    陆成也不会想着秦霜就会很轻易地就接受自己的实验数据。

    不过,陆成还没有把实验数据本交给秦霜的时候,坐在秦霜身旁的一位师兄就问话了:

    “亲爱的陆,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你竟然完成了我都没有完成的结果。”

    “我已经听秦说过了你的操作步骤和流程,能允许我冒昧地问你一个问题么?你是怎么想到要把那些实验所需的试剂修改成你现在所需要的浓度的?”

    实验室的操作流程虽然大致一样,但是其实每个实验,每一种实验的细节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而这些差异,可能就决定了你一个实验是否可以成功的关键。

    特别是针对一些普通的炎症细胞或是其他非肿瘤细胞而言。

    相对来讲,肿瘤细胞可能是所有细胞里面,最为温柔的细胞了,它很好养,几乎给营养就能活,可不像一些精贵的细胞,只要成分稍微不对,

    它就能死给你看。

    比千金还要千金一些。

    陆成自然是想到过这样的问题,不过陆成既然都能够做出来,自然也是不怕被问的,于是就道:

    “我是通过来自澳洲的一位教授那里,得到的这样的试剂浓度。”

    “他做的研究虽然是滑膜肉瘤,但是,他在做滑膜肉瘤的实验过程中,对细胞的基因处理靶点,就和这次秦霜师姐的处理靶点很类似。”

    “既然基因靶点比较类似,那么以同样的条件进行重复,我想是没太大问题的。”

    “而且在一次交流会议上,这位教授曾经细致地讲解过为什么会这么选的原因……”

    陆成说得有出处,有依据,也是让不少的人略有些意外,同时还有些哑然。

    其实说实话,即便是亲自操作实验的,很多的实验流程和操作步骤,都是跟着教科书上的金标准操作和浓度来进行的。

    只有在实验教材上,找不到相应的操作步骤之后,才会去文献中寻找相似的实验方法,然后看是否可以进行仿照。

    但是后者的工作量极为之大,所以,很少有实验者有这个时间去筛选别人的实验方案。

    除非是有人口口相传。

    而陆成无疑是幸运的,竟然在一次交流的会议上,就有教授给陆成讲解了这些细致的步骤,

    那师兄再问道:“陆,那你能告诉我们那个教授的名字吗?我想去拜读一下,只是不知道它在文章里面,是不是有明确地说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浓度。”

    其实师兄是想从陆成这里套出来,选择这个浓度的原因,因为只有知道了根本,下一次才能够随机应变,而不是机械性的重复。

    陆成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道:“那位教授的名字叫查理,他的文章中只有相应选择的记载,具体的原因,却是没有在文献里面占用篇幅。”

    “不过我可以转述一下那位教授的原话,原话是这么讲的……”

    陆成就把前几天从查理教授那里听来的原话复述了一遍,然后憨笑道:“因为我还没有查理教授这么深厚的功力,所以只能把他的原话转述给你们。”

    “而没办法给出我自己的理解。”

    这是实话,陆成可以记得住那位教授的原话,也有自己的理解,但是陆成不敢保证自己的理解就一定是对的。

    而且,每一次传话的信息传递,最终能够保留下来的就只有百分之七十到九十,而不可能是百分之百,所以,陆成索性就把原话搬出来,这样至少是原滋原味儿。

    减少了因为自己理解而造成的误差或是误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