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河洛天子会 第五十九章 命终雄会谷(九)-《星尘武者》


    第(2/3)页

    当然,这只是推测。

    不过,既然古人,可以在没有亲眼见过上古时期的情况下,来编撰三五历纪,那么今人,为什么不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模拟当时的故事呢?

    李太白何以被称之为谪仙人?

    不就是因为他的思维,独占鳌头吗?

    如果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那么李太白,就是文学界的楚霸王。

    可是,历史除了要有浪漫和风流气概,还要有一些,务实派的思想。

    所以,第一个务实派,出现了。

    在课本上,我们学到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是一个连贯的,没有什么细节描写的历史进程。

    不过,五帝的世代结束后,大禹其实是要把王位传给伯益的,只是,在传承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大禹的儿子,启,他把伯益给宰了。

    后来,他建立了一个朝代,叫夏。

    这才有了夏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清。

    可是,在风安所处的世界,并没有按照这个进程走,所以,历史的不稳定性,就出现了。

    如果说,大禹没有把王位传给任何人,而是把权力分化给了各个部族的族长,那么是什么,促使他放弃了权力的更迭,选择让九州人,各自发展,各自精彩呢?

    是禹王九鼎!

    五帝末期,并不是只是一个历史进程的结束,而是灵气枯竭,修行之路被锁死的悲剧。

    绝地天通!

    所有人都觉得,颛顼绝地天通,只是为了统一历法和学术,很少有人会相信,绝地天通,是隔绝了三界的灵气。

    万物皆有灵。

    天界有仙。

    地界有妖。

    人界呢?

    当然是人了。

    修神道,可成仙。

    修魔道,可成妖。

    这是灵气还没有枯竭的时候,所有人的共识。

    不过,修行者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不服人王管教,所以,颛顼做了一件非常厉害的事,他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封绝了三界的灵气通道,使得三界不再有流通,那些一心修道的人,就无法成仙,成妖,更不可能超乎人王管束。

    自此后,灵气枯竭,修道一脉没落。

    九州人,开始了一场全新的旅途。

    那便是对于权力的争夺!

    看到了不详未来的大禹,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

    分化权力!

    这个做法,对于后世之人,有两极化的极端评价。

    一部分人,觉得大禹分化权力,是在让历史倒退,三皇五帝花了那么多年,才逐渐统一了华族,九州人的凝聚力,就是因为有同一个民族信仰,才得以维系。

    另一部分人,觉得大禹干的漂亮!

    原因很简单,这些人,都是诸侯军阀,各个地区的割据势力,他们不会在乎老百姓的死活,只图自己安逸。

    “我快乐就行,他们不快乐,管我什么事?”

    这是古往今来,那些不负责任的君主,最常说的话,在他们心里,老百姓,只是生产资源给他们享受的工具,与动物,并无分别。

    但是,大禹其实做了一件,非常正确的事。

    因为预见了未来的不幸,大禹觉得,在未来的人,需要一种,可以用执念,超越邪念的力量,这种力量,名为正义,乃是由心而发。

    于是,九鼎的能量,让世人拥有了可以传承给后代的能力。

    异能!

    事实上,不管是哪种异能,都是以血脉基因来传承的,并非是后天磨炼,这也让一些古老的家族,逐渐分裂。

    那些看不惯同族人,拥有非常变态的异能,于是选择了离家出走,自己的异能,再次因为远离了家族血脉,所以产生了二次变异,甚至多次变异,于是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家族。

    事实上,后来的万载春秋,也是属于各大家族轮流当家做主的局势,虽然没有大一统,却总是形成非常明朗的割据分布。

    除了祖龙,曾经短暂的统一过九州以外,就再无真正意义上的帝国。

    诚然,祖龙的帝国,就好像是昙花一现,但是他把大一统的理念,留给了后世之人,于是,后世当权者,都会以统一天下为最终梦想,这,便是精神的传承,更是民族信仰的传承。

    不过,这仅仅只是一个版图意识的传承,对于公孙绍而言,真正有意义的事,其实并非大一统。

    而是长生不老!

    祖龙在位时期,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死亡。

    事实上,在面对死亡这件事的时候,祖龙与大多数人的心理,并无不同,他怕死,恐惧死亡,害怕失去生前的一切。

    所以,他在秦地,改了巨大的陵墓,比起武帝那小小山洞的自然墓穴,真不知道大了多少倍。

    陵墓中,有百万兵马俑,为他一人作陪,虽然都是陶土所制,却是后世之人,梦寐以求的圣物。

    因为恐惧死亡,祖龙在他的统治末期,开始了寻仙之道。

    当时有一个叫徐福的秘术使者,按照祖龙的需求,提出了一个对于祖龙而言,非常简单的建议。

    收集九鼎!

    于是,祖龙发了一道诏令。

    以收缴天下之兵为借口,实则是为了把散落在各地的九鼎都收集到一处。

    未曾想,九鼎的能量过于狂暴,在进行了一次能量转移仪式之后,祖龙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暴毙于沙丘。

    再后来的故事,就是经典宫斗戏码了。

    权力的斗争下,秘术使者赵高,从内部,摧毁了祖龙的帝国。

    可惜,那个叫刘季的男人,没有出现,那个叫项羽的男人,也没有出现。

    历史好不容易从乱流,回归了秦楚汉的完美局势,却因为祖龙的死后一计,彻底崩盘。

    再后来,九鼎颠沛流离,被诸王瓜分,变成了象征领地归属权的吉祥物。

    虽然也有不少人知道,九鼎之中,蕴藏着非常强大的能量,但是能够利用九鼎来统一天下的,却至今未有。

    因为九鼎象征着领地归属权,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就传出一个消息。

    说是九鼎之中,蕴藏着气运,谁可以集齐,就可以建立一个经久不衰的朝代。

    经久不衰,倒是没有说错,可并非朝代,而是人。

    然也。

    徐福所发动的九鼎归元大阵,是一种把九个鼎的能量互通起来,让它们趋近于陨石的纯粹状态,但是祖龙当时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承受这种级别的能量了,所以遭到了反噬,横死暴亡。

    纯粹的能量体,可以让生物永葆青春,虽然也有一个限制条件,但是对于公孙绍而言,却是毫无忌惮的事。

    杀人!

    窃命!

    每个人的寿命,都是生来注定,他们所拥有的生命力,就是让寿命维系下去的唯一因素。

    在原本还能继续活下去的人被杀死的瞬间,生命力会以一种不可见的能量体快速的离体,这个时候,抓准时机,吸收这些生命力,就可以让人恢复青春,增加寿元。

    公孙绍是个一百岁出头的老怪物,他与风安的曾祖父,是同一个世代的人。

    风金已经死了二十多年了,而公孙绍,则是还像一个活力满满的中年男人一样,从外表的精气神来看,甚至不会超过三十五岁。

    能够达到这个效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公孙绍并没有毫无节制的杀人。

    恰恰相反,公孙绍至今为了吸收生命力而杀的人,其实远不如风安一路上杀的无辜之人。

    可能还不足千人。

    要知道,在乱世之中,任凭是哪一方的武将,都至少背负了数万人的血债,所以不足千人这种杀绩,其实真的不值一提。

    然而,如果因此而觉得公孙绍不是一个好杀之人,那么就大错特错了。

    公孙绍杀的人,吸收的生命力,都是一些极品中的极品。

    换而言之,他专挑高手杀,高手的实力强大,生命力的品质也更加精致,所以宁杀一王,不杀万民。

    这也是为什么,公孙绍在皖县,赣县杀了百万乡民,在河洛杀了百万军民,却不吸收他们的生命力。

    毫不夸张的说,对于他而言,如果吸收的是普通人的生命力,那么无异于是在自杀,唯独是能力者的生命力,才会让他变强,变年轻,变长寿。

    可惜,百年来,那么多的英雄豪杰,都成为了他的养料,就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这种优胜劣汰的规则,虽然很残忍,却是大自然能够循环往复的核心规则,不容破坏。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祖龙用血一样的教训,为后世之人,带来了长生不老的苗头,正因如此,公孙绍最应该感谢的人,就是祖龙。

    用九鼎的能量,让自己的身体,超越凡人的极限,达到半圣级别的水平。

    换而言之,只要身体的老化速度,不会超过公孙绍杀人续命的速度,那么这种循环,就是良性循环。

    反之,若是长期没有优良的能力者,成为他的粮食,那么最后,还是难逃一死。

    如今,公孙绍已经来到了最后一步。

    只要能够吸收在场众人,残存的能量,就足以完成第一个千年的准备。

    “在获得永生之后,我应该做点什么事呢?”

    “啧啧啧。”

    “重修祖地?”

    “还是说,去天水成纪看看上古时期的大能,有没有留下点什么好东西?”

    公孙绍转过身来,看了看风斌和司马俊,在这场战斗中,他看不起任何人,如果真的要说,从矮子里面拔将军的话,那么风斌和司马俊,应该算是勉强及格。

    “可惜了,两个高阶异能者,就这样死了,若是能够把他们做成魔尸,会不会更有意思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