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霍光密约田延年议事。田延年本是霍光亲信旧部,曾为河东太守,就是从河东太守调任内朝时,广陵王暗地里帮了不少忙。霍光亲切唤着田延年的表字道:“子宾,你我二人相识这么多年,我最了解你中正仁厚,今日有一事,思来想去竟无人可以诉说,要是你不嫌老夫混沌,是否可以一叙?” 田延年道:“在下是大将军一手擢拔起来的,大将军有什么事,只要用得着在下,只管吩咐便是。” “哎!那我就直言了。”霍光起身道:“想必你也看到了,新帝昏庸无道,每日都有龌龊之事,都怪我有眼无珠,竟然找了一个这样的人,我实在是对不起大汉啊!”霍光竟扑簌扑簌地掉下泪来。 田延年一听,正中下怀,也不多问,激愤地站起来道:“大将军不找下官,下官也想找大将军呢,这个刘贺确实昏庸无道,大肆安排昌邑的乌合之众,搞的堂上堂下乌烟瘴气,据说还调戏先帝的宫人,我大汉自高祖起,何时出过这样的昏君!” “对啊,子宾所言极是!”霍光暗自高兴:“我有一个想法,就是不知道是否合乎礼法。” “哦,大将军请讲!”田延年道。 霍光低声道:“为不使汉室动摇、天下大乱、黎民受苦,废了昏君,另立新帝如何?” 田延年听了,心中大喜道:“大将军为国为民至真至诚,下官愿为马前卒!” 霍光道:“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不谙历史,不知道以前有没有这样的,要是留下骂名,那我们一世英名就毁于一旦了。” 田延年忙道:“当年伊尹在商朝为相,为了国家安定,将太甲废黜,后人不仅没有骂他,还因此称颂伊尹真正忠心为国,如今大将军若能这样做,也就会成为我大汉朝的伊尹,定会受到万民拥戴,何来留下骂名之说!况且大将军本就是国家柱石,首辅大臣,皇帝能辅就辅,不能辅就废之,这也正符合孝武皇帝的遗诏本意。要说怎么做,倒也简单,只要禀告太后,由太后废之即可。” 霍光露出满意的笑容道:“好!子宾果然不同与凡夫俗子,一帮大臣竟没有一个能担事的,此役若成,你当立头功,我现在就命你兼任给事中,随我发动此事。” 田延年“唯”了一声道:“大将军,事成之后,谁可为新帝?” 霍光笑道:“你记头功,自然要听听你的意见,不过现在讨论这个为时尚早,你我二人暂且先保住这项上的头颅和冠冕再说吧。” 田延年想,要是真的成事了,还愁没有好的位子坐?只要能进入三公,这辈子就值了,广陵王那边,就算他当不成皇帝也不关自己的事了,也就不一定再纠结是谁做皇帝了了。便笑道:“能取你我二人项上人头的人,怕是还没出生,大将军放心吧!” 霍光缓缓扭过头去,嘴角流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