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但在内里,它在动力升级之后,货舱空间和有效起飞重量,实际上都大大提升了。 这一次,运送到燧石空间城的物资,表面上仍然是五个环形舱模块,而实际上还多了大量秘密设备和物资。 顾松开始为远航做准备了。 别看环形舱直径大,但工程量其实小多了。毕竟环形舱的宽度只有不到30米,而且都是模块化的。地面按标准制造好,上天,对接。 如今的燧石航天,运力又岂是五年前可比? 环形舱合拢的日子已经不远。 没有外人知道,顾松其实就在这趟应龙王的行程上。 外界对他的争议挺好的,顾松正好低调地消失一段时间。 大人物们应对负面风波的正常操作。 指令长的位置上,顾松笑着说:“这位置的视角还真是不错。” 一旁的赵鸿涛嘴角向上翘:“出了大气层会更好。” “都看了很多遍了,也差不多吧。” 赵鸿涛摇摇头:“亲眼看见,跟训练的时候还是不同的。” 应龙王越过卡门线,地球大气已经极度稀薄起来。 顾松看着亮度和锐度都骤然提升的视野,不禁点头:“你说得确实没错!” 真实的太空中,哪怕是在号称最拥挤的近地轨道,其实一样荒僻得让人感到深深的孤独。 哪怕是已经成为太空中最巨大人造物的燧石空间城,在它进入视野一定距离之前,也完全无法凭借肉眼捕捉到。 赵鸿涛知道老板这次上来,绝不只是看看燧石空间城,一定有特别重要的任务。 因此他开始聚精会神地调整轨道,往燧石空间城飞去。 一路上,顾松偶尔看到远处偶尔有个极小的亮点,倏然远去。 那就是和某个卫星的轨道接近时,它的太阳能电池板反射的光芒。 应龙王是目前所有航天器里,最不担心能源和燃料问题的。谁都知道,它是第一艘核动力的空天飞机。 所以,尽管知道现在有很多观测设备在时刻关注着应龙王,赵鸿涛仍然大摇大摆地直冲燧石空间城而去。 在燧石航天量子超算中心的支持下,其他卫星的动态信息全部在应龙王的航线规划里轻松避开。 很快,燧石空间城就出现在顾松的视野里。 看着已经快缠上第一圈腰带的燧石空间城,顾松笑道:“近距离看,还是很有气势的。” 赵鸿涛也有一丝傲气:“那当然,这也是一栋超级摩天大楼的体量了。” “HSDA总部大楼还是好看多了。” 赵鸿涛觉得哪里能这样比:“老板,这可是一个大国的全部GDP凝聚在这里。而且,你这样说,好像批评我们前面的活没干好一样。” 顾松心情很好,放声大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