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改朝换代-《权驭大明》


    第(3/3)页

    由此可见,万历时期的臣权已经展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甚至足以令万历皇帝不得不忌惮和退让。

    虽然李宏宇和赵欣被任命为左、右春坊大学士并没有经过廷推,但文官集团却认同了两人的这种资格,一是两人在官场上的出身非常好,作为大明的状元和榜眼自然有资格教授太子。

    其次,李宏宇和赵欣是此次太子登基的功之臣,确保了大明的正统,朝廷无人能与之相比。

    最后,因为泰昌帝登基比较匆忙,所以根本就没有机会让文官集团进行廷推。

    再者说了,李宏宇是楚党,赵欣是齐党,就算是廷推也一定会通过的,考虑到种种原因李宏宇和赵欣还是被文官集团所认同。

    说实话,李宏宇对文官集团这种与皇帝争夺人事任命权的纷争并不认同,原本廷推是一件好事,协助皇帝来选出适合的官员来担任要职。

    可到了万历朝的时候文官集团的势力进一步得到增强,使得他们的利益诉求进一步扩大,利用廷推来跟万历皇帝争夺朝廷的重要官职。

    另外,由于朝廷上的派系争斗使得廷推成为各派系利益缠斗的一个场所,选出来的人不过是派系妥协的一个结果。

    所以李宏宇不愿意掺和到文官集团的事情里去,一旦趟了这淌浑水的话他需要耗费相当大的精力跟别人勾心斗角,那样一来的话想做的事情就会被耽搁。

    登基典礼结束后的第二天,福王向泰昌帝和郑太后辞行,启程赶回了封地就藩,原本他还能在京城多停留几天,可他现在根本没有这个闲心,为了避免夜长梦多所以第一时间离开京城回封地,免得被泰昌帝暗中对付,否则届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福王离开的时候最伤感的人莫过于是郑太后了,当朱常洛登基后郑贵妃自动由皇后升级为太后,并且主动搬离了坤宁宫,到太后居住的慈宁宫里住宿。

    虽然心中舍不得福王离开,但无论如何福王得以毫无损地回到了封地,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每当想到距离福王登基只有一夜之间,郑太后的心中就感到五味杂陈,差一点点她就能实现心中的愿望推福王上位,可惜差了一点点儿运气。

    此时此刻,郑太后已经认了命,认为福王与泰昌帝相比缺了天命,要不然岂能在登基前夜被泰昌帝翻了盘。

    非常奇怪的是,郑太后心中并不恨导致了福王夺嫡失败的“罪魁祸”李宏宇,李宏宇对福王并没有恶意,只是依照万历皇帝的遗命行事而已。

    与之相反,由于李宏宇一直坚定地执行了万历皇帝的旨意,并且在关键时刻帮福王说了话,郑太后心中非常钦佩李宏宇的为人,认为李宏宇是国之栋梁。

    为此,泰昌帝登基后,李宏宇与寿宁公主府的关系不仅没有变的疏远,反而比以前更加亲密,与冉兴让结成了生死之交的朋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