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天炼法器、针锋相对-《大自在逍遥天子》


    第(2/3)页

    一十二个字落下,力透纸背。

    陈浮生最后一丝力气完全被抽空,再也无力维持周身的“真空”地带。

    然后文气与这残留的剑意混在一起,远比之前更加霸道地挤进了识海之中。

    一阵清明。

    贡院的乌云则是迅速盘旋积聚起来。

    轰隆!

    就听一声轰响,乌云之中闪过一道刺眼光芒!

    竟是一道远比之前粗壮不知多少的雷电,直直地照着陈浮生的号房劈下。

    出乎意料地,来势汹汹的雷电一接触屋顶便凭空传了过去,没有造成一点损害。

    穿过屋顶,然后便是落在了那宽不盈尺的试卷之上。

    雷光化为春水一般,细腻温柔,在纸上游走不定,被一个个筋骨饱满的字所吸收,给字染上一层青银之色。

    而原本普通的纸张,也是迅速变得坚硬有如金属一般,上面更是泛起了奇异花纹,放眼望去,只觉繁复深奥至极。

    这是天炼法器啊!

    陈浮生瞬间就明白了过来发生了什么。

    法器除了修行之人炼就的之外,还有极少数的一些乃是机缘巧合应天时地利而生。

    这种法器就被称为天炼法器。

    事实上,修行之人最开始不知道如何炼制法器,使用的都是这种天地自然生成的宝物。

    直到后来,修行者才在一代代地研究之下,成功地琢磨出了法器如何炼制。

    只不过这种后天人为的东西,终究比起天生地养的要差了一分灵性。

    而这张试卷虽说是人为书就,却是得了天雷之力的洗练,倒也勉强可以说一声天炼法器。

    这一道雷光几乎同时再次把众人的视线吸引了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贡院之地,居然会有天雷落下,我们应该立刻派巡场的兵卒过去看看以防走水。”一个同考官躬身说道。

    “无需惊慌,”王介甫眯起眼睛,仔细观望了一眼,摆摆手道,“这是刚才那位考生的文章近了圣道,天地之力的自行反应罢了,刚才这一道天雷有生无杀,纯是造化之功,不会对贡院造成什么危害的。”

    “既然引动了天地之力,想必文章确实不凡,既然那位考生已经完成了文章,我们何不取过来一睹为快,王介甫门下一个新党官员,揣摩着他的心思说道。

    这一次沈倒是没有跳出来反对,一来他刚才被指责有私相授受的嫌疑不方便开口,二来他也看出这篇文章已经得了天眷,最起码一个两榜进士是跑不了的,甚至都有可能名留青史,自然不会自己找不痛快,免得沦为史书上相对立的小人形象。

    “算了,”王介甫这一次却是摆了摆手,道,“沈大人说的没错,这样子确实有些不妥,左右第一场已经快要结束,等收完卷我们自然有的是时间观看。”

    “恭喜官家,贺喜官家。”老太监也是有见识的,急忙向萧璋解释道,“天雷落而无伤,这是表明这位考生的文章得了天地圣贤的认可,乃是真正的大才,也只有陛下这种圣明天子在位,我大齐才有这股气象。”

    萧璋也是意气风发,得意点了点头,道:“大伴,让你手下的皇城司去打探一下这位才俊的姓名来历,禀告给我。”

    眼见老太监转身就要离开,萧璋叮嘱一句:“小心一些,不要打扰到王相他们正常主持科举。”

    “老奴醒得。”老太监深深躬着身子,垂头说道。

    踮着脚尖轻轻退下。

    下了城楼,在天子萧璋看不见的地方,老人缓缓挺直身躯,收起脸上卑微笑意,冷冷看向几道不知从哪里突然出现在眼前的男子。

    “去,让司里面在贡院当中的人好好查一查天上的异象是谁引起的,然后再把考生的过往也全部查清楚,尤其是他和哪一派的人走得比较接近。”老人淡淡看了一眼,道,“如果这过程被王相他们察觉,耽误了国家的抡才大典,不需要我说什么,你们自己提头来见。”

    “属下领命!”三人俯首,单膝跪地,身子微微一晃,已经消失在了老人眼前。

    放下笔,看着眼前宛如奇异金属打制的答题纸,欣喜之中也觉有些麻烦。

    欣喜的自然是有了这篇文章,会试就称得上十拿九稳了。

    会试三场,尤重首场,首场之中,尤重第一篇题目。

    他这篇文章既然引动了天象,多少能够在史书上留下一笔,想来也无人会弃落不取。

    真正让他麻烦的问题在于识海。

    刚才借着文章沟通天地,他再一次突破到了感应的境界。

    这一次既不是凭借着修为水到渠成,更不是将一身武艺打磨到巅峰,逆反先天,强行打通那道屏障。

    而是借了远古积累至今的浩瀚文气因时成事。

    这并不算什么好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