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虽然还有很多人不赞同用这个方子,但是,若不用此方,还有别的更好的方子么? 眼下情况紧急,死马也要当活马医,再说了药方是墨秀才拿的,真出了大事,那主要责任肯定也在墨秀才,若此方有效,那功劳他们也是有的。 墨离带着四个衙差及两个大夫,一起去了城外。 这时候是下午,还没到煮粥的时候,大锅正好空出来。 墨离让人生火,当即开始熬药,火一烧起来,就有许多流民开始围拢,都以为是熬粥。 “不是粥,这是煮啥子?” “该不会是煮野菜树皮给我们吃吧。” “能喝上热乎乎的树皮粥也算是不错了,总比喝西北风要强。” 流民围在一起小声议论着。 墨离站在椅子上,大声道:“这是熬药,专门治病的药,喝下去能救命,半个时辰后过来领药,没有患病的人就别来挤了。” 流民不由哗然。 “幽水县的县令大人也太好了,一天两顿粥就算了,竟然还有药。” “很久之前就听说幽水县大获丰收,这里的县衙肯定很有钱,不然哪有钱买药材给我们这些流民喝。” “昨天从南洲来的流民说,南洲一天只提供一顿粥,是清水粥,喝下去肚子里全是水,南洲知府大人太穷,还是幽水县最有钱,我们来对地方了。” “我还听说,幽水县最有钱的村子是叫啥来着,听说他们村稻子收了两次,肯定有很多粮食……” 这边一群流民议论着。 让那边几个聚在一起的汉子听到了,他们也是流民,在这群流民之中,算是领头的存在。 这三四个人对视一眼,然后同时笑起来。 他们在一起三四个月了,彼此之间早就有了默契,不需要沟通,他们就知道对方心里在盘算什么。 一大锅药很快就煮好了,不过流民多达四五百人,需要熬煮十几锅才够用,一人一碗药喝下去,就算暂时没有看到效果,也足够令人安心。 粥是一天两顿,药则一天三次,城内外支起来的大锅一天到晚就没停歇过。 墨离跟着众人忙的头晕眼花。 哪怕顾家村最累人的秋收他也没累成这样。 但是墨离没有停下,当把一碗碗粥,一碗碗药递到那些流民手中时,他心中莫名升起一股责任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他再一次体会到了,书中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