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婆婆的儿子孙子都死在了战场上,一个人勉强靠着这个摊子养活自己,平时没人跟她说话,所以对来她这里吃东西的客人都很热情。 她布满皱纹的双手搅动着锅里的汤,笑嘻嘻问道:“两位年轻人不是本地的吧?” 沈云清撑着手回答:“老婆婆怎么看出来的?” “我这摊子很少有本地人来吃。” 沈云清惊讶道:“为什么?” 老婆婆叹了口气,哀道:“我的两个儿子,四个孙子都死在战场上,本地人都说我命太硬,克死了他们,所以怕沾染晦气。” 沈云清愣了一下,“这是为国捐躯,是光宗耀祖的事,怎么能说是克死呢?” “我们这里有好多人都迷信,,家里人不能在四十岁之前死,那样是短命,如果老人没死,小的先死,就会被说是老人命太硬克死的。” 沈云清直接无语了,没有老婆婆的几个子孙上战场抗敌,云川郡的老百姓能安安稳稳地生活? 她安慰道:“您不必介怀,您的儿子和孙子都很厉害,是他们用生命守护了我们的国家。” 虽然,现在璃国的情况也不太好。 她不太会安慰人,摊子上又陷入了沉默,只有汤沸腾的声音。 老婆婆抓起一大把包好的云吞丢进汤了,用汤勺缓慢地搅拌着。 坐在一旁全程没有吭声的南宫峤,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喉间滚了一下,欲言又止。 按他以往的性子,看到别人直接用手抓食物,他大概率会甩手走人,可是这一路走过来,生生磨了他的性子。 又加上他本身也是边陲战士的原因,更能体谅老婆婆的不容易。 最终,他还是一个字都没说。 沈云清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只他一个眼神,便知道他在想什么。 她抿唇一笑,伸手按住南宫峤的小手臂,见一旁的老婆婆专心地煮云吞,便压低声音说道:“我们那边有个说法,吃老人家煮的东西,有福寿,年纪越大的,福寿越长,所以,不要太介意。” 南宫峤一愣:“我在容城那么久,我怎么没听说过这种说法?”他倒不是真的介意,就是没听说过这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