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在中间的位置停留一会,挖走了很多粘性超强的黄泥,又将他们之前存的稻草也带走了不少。 到了铁矿石的地方后,风吟先是将稻草做成一个烟囱状。 一个人扶着稻草烟囱,另一个人将加了盐的黄泥巴抹上稻草。 里面的稻草起到一个固定形状的作用,等黄泥巴干的差不多后,直接点燃稻草,这样一个黄泥巴的烟囱状窑炉就做好了。 风吟一鼓作气做了十几个小烟囱状的窑炉。 没有任何高科技的工具,他们只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 铁矿石砸碎成粉末状,在燃烧着木炭的窑炉里,直接加入进去。 再加入一些石灰,继续燃烧,继续燃烧,继续燃烧。 几个小时后,他们就能得到三个指甲大小的生铁。 效率极低,但好在能炼制出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第一个生铁工厂就这样开始了。 那十几个新来的野人终于心甘情愿的并入了他们的族群。 冬去春来,风吟用好不容易得来的铁,做了一个犁地的犁。 开荒正式开始。 开荒事宜简单好学,教会他们之后,风吟带着女性野人们挖野菜。 春天能吃的野菜实在是太多了,不仅多还好吃。 一个冬天过去风吟也积攒了不少野猪贡献的肥油。 野菜洗净后,用猪油随便一炒,那个香味儿,简直香飘十里。 外面干活开荒的野人回来后,一个个听话的去洗手,洗脚,然后乖乖的拿着自己的饭碗去打饭。 井然有序的场面,和风吟最开始过来时已经大不相同。 晚饭吃的是栗子饼,栗子多,面少。 野菜烧肉片,大骨头汤。 管饱,随便吃。 风吟看着日益消耗的粮食,只想着赶紧种地吧,要不然根本不够吃。 目前,河边的河鲜,都被风吟开发利用了很多。 什么螃蟹,小鱼小虾,喇姑等等,但凡能吃的,全被风吟教会野人兄弟了。 不仅如此,她还开展了畜牧业。 先从抓鸡开始。 抓回来的鸡,慢慢的驯养,从气死十几只鸡后,终于有两只活了下来,每天贡献一个蛋的,享受着被投喂的生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