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朱匣焌也清楚地知道,这些大臣们并非真心接纳他,而是希望借助他的力量来对抗风王朱匣烽。 毕竟,朱匣烽的战功赫赫,漠北蛮子在他的带领下,犹如猛兽般的战斗力,令中原朝廷不得不严阵以待。 监国太子朱匣秋施展仁政,崇尚和平,不喜打仗。 然而,朱匣焌心中明白,仁政固然能赢得百姓的支持,但在面对强敌时,唯有强硬的手段才能保住国家的安宁。 朱匣焌与朱匣秋的理念截然不同,他是个好战派,认为只有以战止战,才能真正地震慑敌人。 大臣们见朱匣焌态度和善,便开始挑拨他与太子朱匣秋的关系,试图借此机会在朝堂上分一杯羹。 朱匣焌对此心知肚明,但他并未表现出任何异样,反而迎合着大臣们的言辞,表面上说着他们喜欢听的话。 然而,朱匣焌内心深处却清楚地知道,自己那位大哥朱匣秋同样也有杰出的政治手腕。 虽然他不喜打仗,但治国有方,深得民心。 满朝文武大部分官员也都是朱匣秋的支持着,如果他不能让这帮人真心臣服,那么未来应对漠北的威胁就会捉襟见肘! 要想彻底拔除朱匣秋的势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匣焌也没那么想过,他只是想能够用尽量平和的手段顺利的进行权利的交接。 朱匣秋的表态,等于是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更何况,真要北伐,正面与朱匣烽交战,朱匣焌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取得胜利。 如果朝廷这边不能上下一心,那他还真的得焦头烂额! 他知道,自己与老大朱匣烽之间,谁也奈何不了谁。 他打不过去,朱匣烽也打不进来! 这种微妙的平衡,维持着整个国家的稳定,但也让朱匣焌感到无比的压抑和无奈。 亲兄弟之间非要搞到这种剑拔弩张,手足对立的局面,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更何况,从小他就和老大朱匣烽的关系最好! “有二哥这句话,臣弟心中就有底了!” “不过你可不能什么都不管啊!” “论打仗我比你强,但是论脑子,你肯定在我之上!” “你好歹给臣弟指一条明路吧?” 实话说,朱匣焌心里没底,主要是一方面还没有能够掌控整个朝廷,另外一方面,他对于漠北的情况,其实并没有朱匣秋了解得那么详细! 常言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面对老大朱匣烽这么个对手,如果一问三不知,那也不用提如何应对的事情了! “老实说,漠北的局势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你可别忘了,漠北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和军事的难题。” 朱匣秋沉吟了片刻,缓缓地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你说的这些,臣弟也已经思考过!” “漠北的那些部族,一直以来都不安分。我们大明虽然在过去几年里对他们进行了多次渗透,但他们的反抗意志依旧顽强。” “而且老大在漠北的影响力已经深入人心,他不仅仅是靠武力,而是通过政治手段和个人魅力,赢得了那些部族的支持。” “而且最近这段时间,兵部好不容易才在漠北发展出来的一些内线,都已经被老大家的那个小子给拔出来了!” “朝廷也只能干瞪眼,吃个哑巴亏!” 朱匣焌闻言,也是无奈地苦笑道。 “是啊,他这一手,确实高明。” “而且我们在朝廷内的权力斗争,反而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巩固他在漠北的地位。” “所以说,我们必须承认一个现实,那就是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漠北的问题。” “与其浪费资源和时间在一个无法迅速解决的问题上,不如集中精力稳固朝廷内部。” “你先将朝廷局势给掌控住,然后尽快把堂儿培养起来,其他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慢慢的应对!” 朱匣秋苦笑着点了点头。 “也罢,堂儿那边还要拜托你多费心思,我这个当爹的估计是无能为力了!” “有功夫,我还是想想该怎么和这帮大臣们打交道!” 按照朱匣焌以前的脾气,他是最讨厌干这种事情的,和那帮大臣他压根也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可为了给儿子朱剑堂铺路,有些事情,他也必须要做! ps:兄弟们,可以卑微的求几张免费的推荐票吗?跪求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