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完成中华的大一统-《兰芳》


    第(2/3)页

    另外,天京中央也从蒙古地区调集了大量的奶制品和风干肉乃至于活着的牛羊马抵达兰州,作为随军前进的储备粮。

    他们觉得罐头食品虽然保质期很长,但是口感方面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缺陷,士兵们总是吃罐头,应该是会觉得不满意的,所以偶尔也要弄些新鲜肉类给士兵们换换口味。

    不得不说,中华联邦现在的国势安稳,天京中央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有钱,以至于到了要收着用、慢慢用、生怕搞出通货膨胀来的地步。

    所以到了战争的时候,总算可以大手大脚的花钱了。

    在本地大量采购粮食和副食品,从外地运输牛羊马,然后又从周边地区的集体农庄里把那些渴望副业渴望的眼珠子都要红了的闲散劳动力征集到战场上作为民夫,协助军队运输给养。

    还真别说,因为集体农庄模式的成功运转,甚至在西北三省地区也因为农业发展潜力有限而搞出了一些小小的人地矛盾,所以西北三省这边对天京中央也有不小的工业投资需求,十分希望财政部和工业部能把厂子投资到西北这边来。

    他们说本地的多余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实在是不少,政府这边还是要加快工业投资的速度,不然大家伙儿除了农业工作就是军事训练,然后就没别的事情干了,一大群武德充沛的小伙子热热闹闹的,任谁看了都得额头冒冷汗。

    于是这一波开战也算是给西北三省的行政长官们好好儿的放了一个假。

    大量农庄里的青壮劳动力奔赴战场为军队运输后勤,这一次不是他们被迫的,而是主动的,他们主动地承担起了这个任务,为了一个名额各种争抢。

    主要联邦政府给的补助也确实多,按照重体力劳动的补助标准,基本上干十天就抵得上农业工作的一个月的收入,战争持续的时间稍微长一点的话,大家都能狠狠的赚一笔。

    吃穿用度水准也就比前线军队稍微差一点,真要受伤了,也有很好的医疗补助,反正前前后后都给他们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他们只要负责出力气干运输就可以了。

    也就是铁路还没修过来,这要是铁路完成修缮了,一条铁路真的抵得上千军万马。

    兰芳十五年正月十七日,尹子明在兰州举行誓师大会,然后宣布大军兵分两路分别向西藏和新疆发动进攻,两万步兵和一万骑兵由青海向西藏发起进攻,另外三万骑兵和一万步兵穿越戈壁滩,向新疆发动进攻。

    誓要将西藏和新疆完全收复,使之被纳入中华联邦的体系之中,完成中华的大一统。

    而这一进攻战略成功之后,赵学宁就会着手准备进入中亚地区和俄罗斯帝国争夺当地的宗主权。

    这一时期,俄罗斯帝国通过武力和外交手段已经把哈萨克汗国变为自己的附庸国,但实际上受限于军事和交通问题,哈萨克的臣服更像是一种权宜之计,沙皇无法收税,哈萨克汗国的子民依然在他们的汗王的统治下过着游牧生活。

    至于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以及浩罕汗国这几个国家各有各的问题,但是大体上也是维持着独立与自主,并未受到俄罗斯帝国很大的影响。

    说到底,还是交通影响了一切,当初俄罗斯的彼得大帝就派人试图征服哈萨克汗国,结果遭到了顽强反击,全军覆没,失去了征服的可能,但是从那之后,沙皇俄国从未放弃过征服中亚。

    中亚地区实质上属于俄罗斯帝国和中华联邦的战略缓冲区,谁能彻底掌握,就能对对方形成战略优势,沙俄掌控了这里,就能威胁中华联邦的西疆,而中华联邦掌控了这里,就能无视乌拉尔山脉,直接威胁到沙俄的腹地。

    尤其在中华联邦向北向西发展势力的时候,赵学宁更加不认为俄罗斯帝国会在中亚地区有所放松,说不定为了反制中华联邦在伊尔库茨克和托木斯克地区的威胁,他们还会加快加强对中亚地区的入侵和控制。

    赵学宁打算先下手为强,用最快的速度平定新疆和西藏,然后开始经营中亚,从曾经带清的藩属国浩罕汗国作为突破口,安排势力进入中亚,让沙俄看看什么叫成功的经营。

    陆上展开扩张行动的同时,赵学宁也没忘记海上的行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