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没错,作为车企都很少会生产这种售价超低、利润微薄的车型。 秭小伟接手艾拉汽车的时候,这边不是刚爆出过因为卖八万多的小车,芯片涨价就导致卖一台亏一台,索性停了这个系列。 这话有点夸张,但肯定说明利润太薄就不做。 可江安是国企,当年起步就是做日系铃木的超小两厢车,到现在都保持各种车型都有全国车企行业里面的最低价位。 主打个为人民服务,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小车车。 所以艾维塔要冲击中高档价位,才这么难。 消费者心目中的江安车,从来就不是什么高级货。 等秭小伟好不容易按捺住T姐的情绪,思忖着回来跟常月玲商量是不是要立刻给董事长汇报开厂的事儿。 这边的董事长已经拍板:“我调三个车型给你,所有涂装、总装、发动机组装、电池组装的设备到配件都是现成的,甚至连工人都可以配备前期带领,立刻过去开工生产出品!” 秭小伟更懵:“什么车型?” 这回换到陈总来翻自己手机了:“一個是你上次直播间卖过的那款出租车型,那是我们之前畅销十年的三厢车型,所有物料成本、配套设备成本都已经趋近于零,直播间上次卖九万九都有利润,这次如果过去建厂拉动综合成本可以到7.8万,四百公里续航哦。” 看着千亿级老总变身卖货佬,常月玲还是悄悄起身去给董事长打电话。 秭小伟讨价还价:“刚不是说了三十五万泰铢吗,七万以下啊,这个可能有点吃力。” 但心里还是明白,光凭个纯电空调,在四五十万铢价位,已经有很大竞争力。 陈董事长翻车型照片给他看:“你是江州人,肯定知道这款小奔车型……也是从十年前开卖,17年开始出纯电车型,去年才停产,正好把所有生产线挪过去,三百公里续航,单价成本可以低到4.8万。” 秭小伟惊呆。 他就是从这款车学的驾驶,十来年前秭伟昌以前宽裕的时候,也买过辆这种燃油型号来装逼。 那会儿还卖七八万呢! 长江汽车就从来没生产过这种超级廉价车型,准确的说,这种叫微型车,很多就是从日系本土法律要求的Kcar,0.6升排量的的小车模仿而来…… 嗯,就秭小伟山脊上那辆四千块的面包车,新车好像也就是四五万,实际上都是脱胎于江安汽车当年跟铃木合资生产拿到的技术。 抄了二三十年,顺便油改电卖了几年,再拿出去卖东南亚…… 这绝对是降维打击。 秭小伟只能说:“这样,您先把这部分车给我几部,我联络安排这个溙国网红,她先卖,如果有搞头,我们立刻去大马建厂,开足马力……等等,你这么卖不会被告倾销吧,这特么谁打得过,那些日系车厂怕是都得疯!” 潜台词是要是封杀关了厂,老子刚开始的龙猫出海记就被打沉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