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猛人出马-《奋斗在五代末》


    第(2/3)页

    这其实与李重进的想法不谋而合,李重进当即拱手答道:“臣以为可行。”

    河北与契丹交界处的沧州至定州一线,经过中原王朝多年经营,修建了不少堡垒、城寨,边防设施较为完善。

    靠着各个节镇屯驻的州军,足可以抵挡一般规模的入寇。

    若是再加上一万精锐禁军,即便契丹倾巢出动,也是可以阻挡一段时间的。

    现在的后周君臣们也都明白,契丹此次绝无可能倾巢出动,耶律璟在契丹国内的政敌层出不穷,说是大举入寇,大概率是在虚张声势。

    “那么王卿以为,该派何人统领?”得到了李重进肯定的答复,郭荣最后向王朴询问。

    王朴很清楚郭荣内心的想法,既然要稳重,那么现在殿前司那些小年轻是不能堪此重任的,他们年轻气盛立功心切,不是守城的好人选。

    侍卫亲军司倒是还有几个老资格的武将,比如李重进,比如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但这两人肯定也是不能派出去的,李重进要留在开封替郭荣出谋划策,赵弘殷因为他儿子赵匡胤身居高位的关系,也不适合当领军武将。

    王朴沉吟片刻,最终答道:“许州忠武军节度使,侍中王彦超,可堪此重任。”

    王彦超此时官居使相,曾在禁军中任职,是十二岁就能上战场杀敌的超级猛人,久经战阵,十年前被外放为节度使。

    虽然王彦超今年才四十岁,但也算是老资格的武将了,足可以镇住禁军中的那些老兵油子。

    这王彦超还是标准的墙头草,开封城的皇帝在他当节度使的岁月里换了两家,他每次都抢着效忠新皇,所以每次皇位更替,王彦超都能继续当他的节度使。

    郭荣今年二月亲征北汉的时候,还召集了当时是河中节度使的王彦超随行,王彦超在与北汉的战争中因为用军老辣持重,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战后,郭荣就将王彦超调到了更富裕、更重要的许州忠武军当节度使,并给他加职侍中,从节度使晋升为了使相。

    许州就是许昌,离开封很近,军情紧急,王彦超只需两天便可到达开封,算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对于王彦超的勇武和稳重,郭荣有深刻的印象,当即拍板:“那便是王彦超了,令他立刻来开封。”

    接着君臣四人又对用兵的细节做了一番商议,等到议事结束,已是黄昏日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