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一举三得-《奋斗在五代末》


    第(2/3)页

    只要节度使们不叛乱,石敬瑭就放任地方节度使们在辖地内为所欲为。

    这就助长了不少节度使的野心,既然石敬瑭能够造反成功,为何我不行呢?这是当时不少节度使真实的内心写照。

    毕竟皇位诱人,想过一把皇帝瘾的人如过江之鲫。

    所以,在后晋朝时,地方节度使叛乱屡见不鲜,石敬瑭在位的短短七年间,就爆发过六次大的叛乱。

    石敬瑭虽定都开封,但常年都亲自领军在外平叛,待在河北的时间远长于在开封的时间。

    而这六次大叛乱中,就有安从进的一次。

    后晋天福六年秋公元941年,河北大旱,石敬瑭为稳定河北民心,帅禁军北巡邺城。

    成德节度使安重荣乘机起兵,裹挟河北饥民攻打邺城,并派亲信赶赴襄阳,邀请安从进一同起兵,南北夹击石敬瑭。

    石敬瑭料到了安重荣的谋划,也派人去了襄阳,向安从进许以平卢节度使之职,希望安从进能够服从朝廷,不要参与叛乱。

    也许是皇位的诱惑太重,也许是石敬瑭给的利益不够丰厚,也许是安从进不满石敬瑭对契丹称臣......

    最后,安从进在多番权衡之后,最终还是参与了这次叛乱。

    但安重荣转瞬就被石敬瑭攻破,头颅被石敬瑭割下,送给了契丹国主耶律德光。

    而此时安从进才刚刚起兵,还只推进到南阳,石敬瑭留在开封的禁军就已经兵临南阳城下。

    连败两阵后,安从进只能退守襄阳坚城。

    次年八月,襄阳城破,安从进举族自焚。

    叛乱平息后,石敬瑭出于对安从进叛乱的愤怒,甚至直接取消了山南东道的节度使名额,将襄州降级为防御州。

    直至后汉建立,才重新恢复了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建制,并委派安审琦为新一任山南东道节度使。

    郭荣调任安审琦为平卢节度使,就是希望安审琦不要与朝廷为敌,重蹈安从进的覆辙。

    同时,也是一种警告。

    顺朝廷者便有高官厚禄,尽享荣华富贵;逆朝廷者,只能如安从进一般,自取灭亡全家自焚。

    当然了,郭荣出于稳妥,并没有直接派大臣去襄阳宣布诏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