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来日方长-《奋斗在五代末》


    第(2/3)页

    而且这种助力的缺失是全面性的,无论是高层文官还是中低层的文官,李吴两家都没几个可靠的助力。

    李延庆想要查到高锡的住处,就这么一件极简单的事情,甚至还需要动用乌衣台这样的隐秘力量,李重进一心想让李延庆转文职,就是希望能弥补这一不足。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个武将家族要想在文官中扩展势力,何其为难,还是在这文武殊途的时代......”

    李延庆将写好的拜帖放置妥当,从书桌上拿起一册唐律疏议翻阅起来。

    ......

    傍晚时分,范质从政事堂返回家中,吃了几口饭,便叫高锡来书房议事。

    高锡在开封并无住处,暂时借住在范质家。

    “陛下怀疑是我指使你上的谏书。”范质靠坐在椅上,满脸疲态:“不过这也在预料之中,况且,陛下似乎并不怎么生气。”

    范质不由回想起了今日午后他与郭荣的奏对。

    在奏对中,郭荣的情绪一直十分平和,给范质的感觉就像是毫无怒意。

    这有些出乎了范质的预料,因为出自他手的那篇谏书,确确实实是攻击到了郭荣的痛处。

    这事若放到去年,也许郭荣已经动了杀心。

    但范质身为当朝首相,却必须要上这份谏书。

    郭荣贵为天子,公然将市井俗乐搬入宫廷,范质无论是作为儒者还是作为臣子,都必须要进言劝谏。

    但作为在官场沉浮多年的老油条,范质并不会赤膊上阵,自然是要找喉舌替他发声。

    只是范质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替他进谏,御史台那帮御史没什么硬骨头,完全没人敢接这活,结果高锡这愣头青却主动找上了门来,范质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当然要好好利用一把。

    范质当然也不是刻意置高锡于死地,一个连差遣都没有的官员给郭荣进谏,郭荣难道会因为动怒而杀人吗?若处死高锡,往后还有谁敢给郭荣进谏?

    在范质看来,这位陛下虽然易怒,但并不会在发怒时完全失去理智。

    高锡除了性命,早已一无所有,郭荣即便是想惩处他,除了处死,再也别无他法。

    所以,高锡此番进谏并无性命之虞。

    高锡坐在范质对面,微微低着头:“那在下接下来该如何做?”

    “你?”范质瞥了他一眼:“你无需做任何事,再过两日,你就能有差遣了,不过估计是去某偏僻点的州做幕职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