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山雨欲来-《奋斗在五代末》


    第(2/3)页

    这样安审琦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

    那就是将山南东道五州交还给周朝,换取一个安全的内地节镇,虽然会被剥夺军队与大部分特权,但安家至少能保三代荣华富贵。

    所以,安审琦才会着急与自家联姻,毕竟自己的父亲李重进,这会执掌周朝几乎所有精锐部队,风头强劲一时无两,是最合适的联姻对象。

    这场联姻能确保安家投效周朝后,仍旧在朝中保持一定影响力......

    李延庆收拢思绪,目光再度转回信的开头: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这四句七言绝句,出自李白的长相思,含义甚是简单,无非是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意。

    李延庆捏着信纸自言自语道:“未免,有些太过公式化了。”

    政治婚姻从来不讲感情,自己的未婚妻应当也明白这个道理,她对我的好感,究竟是出于责任,还是发自内心呢?

    一念至此,李延庆觉得有些好笑:也对,既然是政治婚姻,哪需分辨是责任还是真心?能做到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足矣,她若是真心,那便再好不过了。

    李延庆不由回想起初见安清念的时候,那时的她还太过年幼,虽然出落得婷婷如玉,自己却毫无亵渎之念。

    时光飞逝,一别快一年半,现在她应该快满十五岁了,这时讲虚岁,她年近十六,是位二八年华的大姑娘,这时候人又早熟,自己下起手来应该不会再有什么心里负担......

    正当李延庆靠在椅上遐想之际,李石打断了他的思绪:“郎君,寿州来信。”

    “速速拿来。”李延庆坐正身子。

    信中内容不出所料,李重进叮嘱三子莫再与高锡为难,这事就当过去了。

    在信中李重进还透露,范质已许诺,李延庆的下一份差遣必是一份好差事。

    而且李延庆在解州担任知州的三叔李重赞,未来极有可能重新担任榷盐使的肥差。

    为了保住高锡,范质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丰厚。

    可正因为代价丰厚,李延庆对范质的目的倒是越发感兴趣了:范质为何会愿意付出如此大代价来保高锡这个废物?

    难不成,高锡是范质的亲传弟子?

    这确实有可能。

    李延庆曾听说,京中某些文官集团内部,很流行“传衣钵”这种传承模式,那就是从新科进士中挑选一位,给予各种教导与帮助,让其继承学术、思想以及人脉,也就是所谓的亲传弟子。

    文官告老还乡后,他的亲子并不一定有父亲那般出息,这时候受他栽培的亲传弟子如果能身居高位,那就能庇护老师的家族。

    高锡应该就是范质“传衣钵”的对象...李延庆看着信件若有所思:可惜,范质所托非人,这高锡不太像能出息的样子。

    李重进在信末还提到,郭荣有意返回开封,但在淮南的绝大部分军队都将继续驻守淮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