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火器构想-《奋斗在五代末》


    第(2/3)页

    插一段题外话,爆竹的历史非常悠久,由于竹节在烤制后能够发出噼里啪啦的剧烈声响,南北朝时人们就利用这一特性来驱赶传说中的鬼怪。

    到唐朝中后期,随着火药的普及,一些产硝石(火药的原材料之一)的地区开始用纸质的炮仗来替代爆竹,这同样能够达到发出剧烈声响的效果,但爆竹的名称还是保留了下来。

    李延庆越听心中越是欣喜:什么叫专业,冯继升这样的就叫专业!他的种种构想,不正与后世火器的发展相符合么?

    但李延庆转念又想到:这冯继升虽然构想虽然美妙,但按照他的说法,他似乎并未付诸过实际.......

    收拢思绪,李延庆又问道:“你的构想我都了解了,听起来似乎也很有道理,不过你目前应该并未有成品,那么是否有相关的图稿?”

    冯继升惭愧地垂下头:“下官去年才入职火药作,如今战事连绵,下官与整个火药作一直忙于应付朝廷安排的任务,难以抽出人手,火药作的原料剩余也非常有限,不足以支撑几次试验,故而这些都是只存在下官脑海中的构想,尚未能得到验证,也没有确切的图稿。”

    很遗憾,冯继升面临的难题,李延庆目前也没有解决的办法。

    火药作从属于都作院,而制作兵器的都作院并非军管衙门,而是隶属于主管财政的三司。

    三司负责周朝的财政大权,同时还掌管周朝境内的各个矿场,整个都作院的原材料都由三司进行调配。

    火药作在都作院内地位偏低,能分得的经费以及原材料非常有限,只能勉强完成朝廷布置的生产任务。

    巧的是,如今的三司使乃是郭荣的幕府旧臣张美。

    李延庆修筑五丈河码头的那块地皮,正是从张美手中购得。

    如今那块地皮的价值翻了几十上百倍,在李延庆看来,张美估计是恨极了自己,而且父亲李重进又受到郭荣的嫌弃,张美对李家应当是避之不及。

    所以,凭借李家的影响力,恐怕很难帮到火药作的冯继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