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扯皮-《奋斗在五代末》


    第(2/3)页

    他得知吴廷祚重归枢密院后,立刻就派了亲信给吴廷祚送来口信,说是要包下开封最高档的酒楼, 以庆祝亲家高升。

    李洪义打得什么鬼主意, 吴廷祚能不清楚?无非就是想让吴廷祚为他安排个节镇罢了。

    吴廷祚在开封为官, 本身只能领一份死薪俸, 却要养活一大家子几百口人。

    但只要他能拉亲家李洪义一把, 李洪义当然也会投桃报李, 几车满满当当的好处费是绝对少不了的。

    等李洪义在新节镇走马上任, 自然还有源源不断地分润留进吴廷祚的腰包。

    “于情于理”, 吴廷祚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这个忙。

    眼瞅着, 确实是有几名节度使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了。

    譬如秦州节度使王景,这位老将军今年已是七十岁的高龄, 依然奋战在边防一线(秦州位于今甘肃天水市)。

    在吴廷祚看来,趁着这次调镇, 给王老将军官升一阶然后让他风风光光的退休,实在是合情合理。

    当然了, 秦州这个地方地处西北边疆,人烟稀少不说, 这地方的汉人甚至还没异族多, 油水少得可怜的同时还要肩负巨大的边防重任,的确不是个好去处。

    可对于枢密院的枢相们来说,这其中多得是可操作的空间。

    将一位富庶节镇的节度使调去秦州,这油水肥厚的位置不就能空一个出来了吗?

    可盯上秦州的不止有吴廷祚, 枢密使魏仁浦也盯上了这个地方。

    魏仁浦与不少高级武将都有深厚交情,他可不是那种吊死在赵匡胤这一棵树上的呆瓜, 对于秦州这个充满操作空间的地方, 他当然也有自己的小算盘。

    范质与王溥都是文官,与武将派系没多少牵连,两人在枢密院也只是位列次席,故而没有参与对秦州的争夺。

    可光是两名枢密使就足够将调镇这事给扯上天了。

    若不能得到两位枢密使的同时许可,这调镇工作又如何能开展下去?

    可见到此情此景,力主将吴廷祚调回枢密院的范质却是一点都不后悔。

    他甚至还暗自欣喜:将吴廷祚调回枢密院与魏仁浦打擂台实在是一招妙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