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强行均衡-《奋斗在五代末》


    第(2/3)页

    李彦頵商人出身,能力有限不说人还特别贪婪,经常明目张胆搞一些得罪他人肥自己腰包的破事。

    自郭荣继位以来,李彦頵当了好几任地方长官,他得到的弹劾垒起来能比他人都高。

    其中有来自地方百姓的、有来自地方豪强的,还有来自边疆少数部族的,当然也少不了地方官员和朝廷谏官的。

    大部分官员都捞偏门,但大家都知道偷摸着来,哪怕稍微掩藏一下呢。

    可李彦頵不会偷摸着来,他仗着背后有皇帝撑腰,讲究的就是一个明目张胆、直来直往。

    在延州(今延安)当长官的时候,李彦頵竟吃了豹子胆般把手伸到了部族的头上,要加他们的税。

    可少数部族岂是这么好惹的?

    这时候的延州那是货真价实的民族熔炉,吐蕃人、回鹘人、党项人、契丹人...西北地区叫得出名来的少数部族都有族群定居在延州,人数加起来是当地汉人的好几倍。

    李彦頵要加他们的税,这帮桀骜不驯的少数部族就敢拿明晃晃的刀子当税款。

    愤怒的部族番兵甚至包围了延州州城,扬言要割了李彦頵的头喂狗。

    幸好有周边节镇出兵救援,不然李彦頵真的就只能提头来见郭荣了。

    这事情搞得西北地区一时间鸡飞狗跳,弹劾李彦頵的奏章也如雪片般飞往开封。

    当个官能将朝堂与江湖的人得罪个遍,落得个人厌狗嫌的下场,李彦頵这本事那确实是独一份。

    可即便天下人都放弃了李彦頵,郭荣也没有放弃他,就因为郭荣年轻时曾跟着他经商。

    虽然到处被弹劾四处遭人嫌弃,可李彦頵依然官运通亨,从相州到延州到西京再到泗州、沧州,他五年间换了五个地方当官,官职也一路从刺史升为了节度留后。

    郭荣的念旧可见一斑。

    沧州作为边防重镇中的重镇,本来是铁打的节度州,但由于郭荣要安排李彦頵,才让他以节度留后的差遣执掌沧州。

    这算是开了先河,也让李延庆与吴廷祚盯上了这个空子。

    可现在郭荣宾天了,魏仁浦直接就将李彦頵执掌沧州一事定性为意外,要来一个拨乱反正。

    说实话,就李彦頵干的那些破事,吴廷祚还真不好反驳。
    第(2/3)页